伯乐论坛网

搜索
查看: 186|回复: 5

量子全同性为我们揭示出来了这个世界惊人真相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4

帖子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宏观世界里,比如你给我三个小球,我总能把它们从左到右排列好,在我自己的思想里可以给它们编号为 A、B、C。只要我一直盯住它们不放,那不管你怎么改变顺序,我也能一直区别谁是谁。所以这三个小球哪怕外表看起来绝对相同,它们在我的眼中也一共有六种排列方式:ABC、 ACB、BAC、 BCA、 CAB、CBA。我们甚至可以给它们贴上标签,清楚地区别它们。
但是光子不能这么排。因为光子具备全同性,三个光子摆在你面前,只有一种排列方法,AAA。这并不是我们眼拙,就算全知全能的上帝来了(可能这就是上帝设计世界的本意),他也无法给三个光子贴标签编号,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区分它们!
好了,我们了解完这么离谱的概念以后,我们就可以欣赏一个精妙的实验了。
这个实验叫「洪-欧-曼德尔效应 (Hong-Ou-Mandel effect)」,是罗切斯特大学的三位物理学家在 1987 做成的,号称是展示光子全同性的最佳实验,全同性我介绍一下这个实验,大家再来一起感受一下量子世界的神妙。
这次实验我们要用到的设备也非常的简单,主要设备只有一件,就是惠勒延迟选择实验里面介绍过的半镀银的半透镜。这个半透镜实际上是一种光束的分束器,可以把一束光线分成两束,半透射过去,一半反射90度。但是这里我们还要介绍它另外一个作用,就是能改变反射光线的相位,正好改变 180 度,而透射过去的那一束则不会产生任何改变,如下图:


好了,实验开始。
接下来,考虑两个光子,一个在 1:1 分束器的每个输入模式中。关于光子的行为有四种可能性:

  • 从上方进入的光子被反射,而从下方进入的光子被透射。
  • 两个光子都被传输。
  • 两个光子都被反射。
  • 从上方进入的光子被传输,而从下方进入的光子被反射。
我们现在假设这两个光子的物理特性(即极化、时空模式结构和频率)相同


双光子反射和透射的四种可能性在振幅水平上相加。
所以如上图所示应该有四种情况被观察到,但量子世界不缺乏诡异的事儿,实际情况是怎样呢?
实际结果是只有情况 1和情况 4出现,中间
2,3两种情况却怎么都不会出现。情况1和情况 4 会出现很好理解,可是情况 2和3为什么不能出现呢?这就是全同粒子造成的奇妙现象了,如果没有全同性,正常按逻辑的确应该是 4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各为 25%,可是如果两个光子是全同的会怎样呢?如果这两个光子是全同的,第二种情况(两个光子都透射) 和第三种情况(两个光子都反射)的结局就是不可区分的。对吧?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跟踪和区分这两个光子,我们不知道
从分束器里跑出来的到底哪个是哪个,两种情况的结局都是两个光子从两侧跑出来。你肯定会问,那又怎样呢,就算无法区分,把这两种情况当一种情况处理也同样会有1/3的概率出现吧。
可是,大家别忘记了,我们之前说过分束器还有一个作用,会导致反射光线的相位被颠倒
180 度。因此在量子态的计算中,第三种情况需要有个负号,而它有和第二种情况除了符号以外完全等价,所以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互相抵消了,抵消了。
第二、三两种实验情况居然就像算式里面两个符号相反变量一样,被无情消掉了!就因为它们符号相反还长的像!为什么两件不相干的事情之间也可以互相用数学计算来抵消?难道不同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像数学公式一样加加减减么?还真是这样。量子世界真就是这样计算的,事件之间可以直接参与数学计算。
这里我们将得出此文第一个结论,就是这个世界底层逻辑就如狄拉克所说“上帝一定是一个数学家”,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数学结构,是抽象的存在。具体的事物,我们总可以找出一些特征来加以区分。抽象的东西,比如数字“1”,你写出多少个来,也只能是全同的。
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没有全同的呢?因为其中包含的粒子实在太多了。每一个物体都是基本粒子排列组合形成的,它们排列组合的方式实在太多,以至于你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。如果基本粒子是字母,宏观物体就好像长篇小说 —— 字母都是全同的字母,但是小说跟小说没有一样的。
但是你要沿着这个思路往深了想,可能会有点胆战心惊。如果这个世界最底层的积木都是抽象的存在,都是数学结构,那这些积木组成的物体就算失去了全同性,不也仍然还是数学结构吗?也许我们身边的一切,包括你和我,都只不过是数学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已。(接着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,就很自然地想到我们是不是游戏中的数学存在 了)。我们联想在此打住,但我们结论很重要,这个世界是一个数学结构,造物主是一个数学家。
(未完待续……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6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并非全同而是无法人为改变排列顺序,无论把abc怎样互换得到的结果总是abc,a不等于b,b不等于c,c不等于a,唯一的只与空间位置状况发生关系,粒子全同并不成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

帖子

5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5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7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为了解读这个世界可能真是一个计算机,所以没有区分玻色子和费米子,玻色子的确是全同性,光子属于费米子,如果不具备全同性,实验结果就无法解释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7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另外你可能还没太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,adc不等于bac.排列顺序不同,就是不同的观察对象。可以直接影响概率结果,波色发现全同性,就是发觉概率结果和宏观物体有差异,当时论文第一时间波色寄给爱因斯坦审阅的,才有了玻色子全同性的结论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?光子是根正苗红的矢量玻色子。不是费米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2-10 14:48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啊,笔误,是根正苗红的玻色子,也是绝对的全同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Powered by Discuz!X3.4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